找到相关内容94篇,用时14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佛教如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及面临现实任务

    研究,可以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可以作为思想资料为我们创新思维服务,但不适宜直接搬来作为广大民众思想道德教科书。现在某些寺院和佛教团体放着伟大佛教思想宝库不弘扬,却热衷无所谓“国学”...探讨重要课题。   二、佛教面临现实任务   (一)对中华传统文化及所谓“国学”要有清醒认识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久远历史、丰富多彩文化,五千年文明史,是我们民族宝贵财富。作为...

    汪祖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05084089.html
  • 法尊法师主要思想

    两种危险和责任:一种是亡国危险,责任是如何去护国?一种是毁教危险,责任是如何去卫教?   法尊法师这种护国卫教思想,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他凭空捏造来,而是从历史经验教训和当时社会...上头呢?   历史往往有许多警人相似之处,11-13世纪是伊斯兰入侵印度时期。20世纪30年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时期。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入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

    周祝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521384122.html
  • 静波法师:就佛教如何面对现实所引发几点思考

    同现实社会和谐相处。这就是随缘,是佛教优良传统,是需要认识和弘扬一种积极因素。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佛教同现实融合,是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有力保证,并且是可以落到实处事情。应该说,佛教...ldquo;宗教与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问题交织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如此看来,佛教也是不能离开现实而独立存在。因此,在新历史条件下,延续了两千年佛教,面临着重新...

    静波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71284662.html
  • 洗去铅华 重归平实

    :不作怪、不攀缘、不折腾、畏因果、怀谦逊、修德行,既是着眼于佛教自身建设及为社会尽现实责任,也是基于历史经验教训。佛教历经辉煌,也曾数遭“法难”、几度衰败,丛林毁于一旦,佛子颠沛流离,经像横遭毁掠...急剧变化,在复杂社会转型时期,佛教界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人自身心灵多重和谐,作出具有无可替代巨大价值贡献。俗话说,...

    宽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84985131.html
  • 加强对话,密切合作,共建多元和谐人类精神家园

    我们信仰。当然,我们同时也贡献出在自己传统中被认为是真正有价值东西。”[9]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开放性学习型对话,将对各宗教之间思想交流和融合具有决定意义。中国经验再次为我们提供了...,各大宗教在终极信仰上存在差异性和独特性事实本身,正说明了人类精神需求丰富多样,她们构成了多元和谐人类精神家园逻辑前提。宗教领袖们历史使命之一,就是呼唤世界各大宗教信徒们乃至全人类在这种...

    学诚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11886614.html
  • 责任与使命:佛教与和谐社会之建设

    公民都要依法“守戒”;二是基于佛教根本追求,认为戒律是佛法慧命和正法久住根本;三是基于历史经验教训,认为历史上佛法几度法难衰败,都起因于僧团戒律废弛,道风不整;四是基于佛教优良传统,认为正是大德...权势的人,即使一时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得意忘形,也不能役使人心,阻止被历史淘汰结局。佛教因果报应是一条定律,任何人都不能例外。时代人心都需要那些心行合一、戒行清净、福慧双修、慈善利世、精进不怠僧才,...

    刘元春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8450192216.html
  • 忠奸之辨

    却并不相干,所以孔子引用诗经上两句话:“民之多僻,无自立僻。”一般人当走到偏僻狭路上去时候,是没有办法把他立刻挽回,泄冶就是不懂这个道理,方法不对,白丢了一条命。   这是引证一段历史经验...束甲请兵”,和以前战国时候,吴楚之战,楚被吴打垮了,楚名臣申包胥到秦国去请救兵,在秦庭哭上七天七夜情形是一样。这样对个人节操而言是对,但对事情而言,这是没有用。不能解决问题。这里历史经验告诉...

    南怀瑾

    |南怀瑾|人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7/0029144987.html
  • 试论唐前期寺院经济

    令中规定僧尼可以受田,其积极意义在于对僧侣土地取得进行限制。也就是说,僧尼道士等职业宗教阶层可以受一定田额,乃是唐政府参照历史经验和现状态而采取不彻底抑佛措施,试图把寺观田产纳入均田制度下而加以...均田制贯彻,而且加速了它破坏。从北魏以来,历齐、周而隋,僧侣占田制总是构成均田制破坏一个原因,这一历史经验曾引起唐王朝统治者注意,要否抑佛问题成为李渊、萧瑀、傅奕等人长期争论主要问题。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2842356.html
  • 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谈佛教教育未来

    强大生命力,理应继承。再如“农禅并重”优良传统契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因而表现出强大生命力,也应在继承之内。但继承并不意谓着因循守旧、生搬硬套,而应考虑到时空适应性,这就是发扬。   历史经验...之一,但佛教表现形式——即教化民众方法是否也有值得我们反思之处?研究历史经验教训,也实应列入继承与发扬内容,以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总而言之,无论是研究佛教经典还是历代高僧大德著作,...

    净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5344089.html
  • 杏坛春意暖 教化满人间——记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

    繁忙,然先生矢志宏扬中华传统文化,夜以继日,挥毫写下系列传世之作,《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历史经验》、《新旧一代》、《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国道教...1990年,在出版界享有盛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不甘人后,隆重推出先生三部权威著作《论语别裁》、《禅与道概论》与《历史经验》。后者亦为先生讲演录,该书撷取赵蕤《长短经》、刘向《战国策》、桓范《世要经》精华...

    王学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750935.html